【科技】“最強大腦”給消防工作插上“智慧翅膀”
文章作者:rdywn 上傳更新:2020-08-15
大數據蘊含大智慧,新技術領跑新時代。
讓防火檢查*度輕松提高幾倍,讓滅火救援指揮體系實現一鍵調度,讓高層建筑實現24小時消防監管——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運用到消防領域,就像“*大腦”一樣加速度運轉,給消防工作插上了“智慧翅膀”。
進入21世紀,由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所引發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,更加深刻地影響著人類進步的進程。作為滅火救援、防火監督的專業力量,各地消防部門是否迎頭趕上時代步伐,進行過哪些新技術嘗試和探索、積累了什么經驗和機制、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和效益?
記者日前在山東、江蘇、湖北等地采訪調研發現,近年來,各地消防部門在公安部消防局搭建的信息化總體框架下,全面開展信息化建設與應用,形成了全面、全員、全程應用信息化的新格局,呈現出“百花齊放”的新態勢。
依托“智慧城市”,“智慧消防”實現消防機制創新
據不完全統計,全國約有280個城市提出或在建“智慧城市”,計劃總投資近萬億元。依托“智慧城市”建設“智慧消防”,湖北省宜昌市和山東省威海市是先行者。
宜昌市消防支隊支隊長金建立介紹,宜昌市委市政府將“智慧消防”列入“智慧宜昌”建設項目,近3年來,*、市長先后13次現場辦公,市政府累計投入建設資金4億元,先后出臺《基層消防安全責任規定》等8個規范性文件,實現工商、房管等36個部門工作對接,建立起“市—區—街辦—社區—網格”五級消防管理網絡。
五級消防管理網格,讓無數信息轉化為消防大數據并服務消防工作成為可能。
宜昌支隊充分調動1.1萬余名網格員、700余名消防官兵采集基礎信息;充分運用物聯網技術,實現單位消防工作動態24小時監測,搭建火災風險評估模型,實現火災危險性智能評級、分色預警,織密火災防控網;研發綜合應急救援快速反應系統,實現消防應急力量一鍵調度,利用“合成作戰平臺”,實現救援現場精準指揮。
8月9日9時49分,山東省威海市一艘萬噸級漁船一層魚粉加工車間發生火災。接警后,威海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調派14個中隊、41輛消防車、176名官兵趕赴現場救援,成功將大火撲滅。
在此次火災撲救過程中,當地“智慧消防”建設的一系列成果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實戰的檢驗,對成功撲救此次火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火災發生后,威海支隊迅速調度人員、車輛、裝備器材,智能分析道路狀況、*行駛路線,確保了首戰滅火救援力量在接警15分鐘后就趕到了事故現場,后續增援力量陸續在1小時之內到達火災現場,確保了在*時間開展滅火救援工作。這是威海市“智慧消防”實戰應用的一個縮影。
智能指揮強戰力,海量數據夯基礎。
走進威海市消防支隊119指揮中心,數據的氛圍撲面而來,基于海量數據呈現在大屏幕上的警情四色預警、冰點與熱點分析等讓人耳目一新。據統計,截至目前,威海支隊已采集公安、民政、安監、氣象等13個部門數據信息近7億條,并從中篩選出500余萬條與消防相關的數據信息。
搭建“一體平臺”,管理服務瞄準“四個提升”
如何整合資源,打造一體化管理服務平臺?如何匯聚數據,實現各部門聯動互通?
江蘇省消防總隊通過打造消防大數據綜合業務管理服務平臺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“以前是一人得病全家吃藥,發生重大事故后開展專項治理;地毯式排查和人海戰術拼體力、拼消耗,忙得找不到北。”蘇州支隊防火處處長錢衛榮告訴記者。
由此,蘇州支隊研發出“火眼”系統預測建筑火災風險。
“火眼”是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機器學習,生成智能火災風險預測模型,預測未來3個月內單位建筑的火災風險。該系統目前已采集當地9.6萬幢建筑2300萬條數據,根據數據學習生成智能模型,計算出每一幢建筑的火災風險,由高到低排列,并取出“火眼”預測風險*的5%共計4800幢建筑的數據進行分析。
據了解,這種分析模式與地毯式人海戰術相比,防火檢查*度提高了幾倍。
江蘇省消防總隊總工程師王獻忠介紹,江蘇省消防大數據建設應用的目標思路是:緊緊圍繞“基礎數據全面匯聚、火災隱患提前預警、監管工作形成合力、火災事故有效控制”的總目標,努力實現“火災預防精細化水平、消防安全社會共治水平、公共消防安全服務水平和滅火救援科學化水平”四方面明顯提升。
工業時代的奧秘是分工,互聯網時代的法寶是融合。
今年5月,江蘇消防大數據綜合業務管理服務平臺上線。平臺“數據中心”模塊匯集了消防一體化信息系統31個子系統和相關政府部門信息數據125億條,提供了2000余個標準化數據接口;“分析研判”模塊可以對全省火災隱患薄弱環節進行精準定位,縱向對各級部隊和個人工作質態進行分析,橫向對全省其他單位和個人之間同類工作作出比較;“應用大廳”模塊匯集了全省各個支隊自主研發的11個信息系統,平臺對這些系統進行集中展示、集成管理,實現信息共享。
結合實戰需求,智能應用呈現“百花齊放”
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目前消防信息化和大數據建設除了依托資源總體規劃、總隊統一部署外,更多的消防部門則是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和問題需求研發智能應用。
應用大數據,提升高層建筑火災防控水平——
貴州省貴陽市花果園大型城市社區占地4平方公里,設計入住50萬人,高層建筑247棟,100米以上建筑220棟,被稱為“亞洲*樓盤”。建筑密度超高、人員流動密集、商業繁華活躍、業態復雜多元,給消防治理帶來了嚴峻挑戰。
面對“高大密”社區消防治理困局,當地研發建設了花果園社區智慧消防管理平臺。該平臺具備物聯傳感、消防管理、應急處置、智能分析等四大功能模塊,依托物聯網實時監控消防設施,依托大數據平臺自動檢查考評,依托信息化手段科學應急調度,依托大數據分析智能聚焦重點。
應用大數據,提升社會消防綜合治理水平——
安徽省蕪湖市依托社會服務綜合治理平臺,建立了1個數據交換中心和3個信息化平臺,創建了面、線、點“三位一體”的消防網格化管理工作新模式,催生了強大的生命力,引領了蕪湖市社會消防綜合治理體系深度變革。
蕪湖市消防支隊支隊長鞏培愛介紹,“面”上,4315名鄉鎮街道網格員運用“社管通”深入網格開展8大領域的信息采集;“線”上,1759名市場監管網格員運用“市管通”,對消防領域6類常見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檢查,勸改無效的流轉至屬地消防部門、派出所查處、反饋;“點”上,385萬蕪湖市民通過關注“全民社管”微信公眾號,隨時隨地對消防隱患等五大事項進行爆料。
應用大數據,提升滅火救援決策精細化水平——
山東省泰安市消防支隊深度應用物聯網技術,開啟“位置+”數據應用,研發了大數據作戰記錄分析系統,實現了實時采集信息數據、真實還原戰斗過程、客觀評估作戰效能、挖掘作戰數據潛力。官兵佩戴智能手環,裝備器材嵌入電子標簽,營區設置信號采集器,消防車安裝數字控制模塊和車載信息采集終端,將數據采集觸角延伸到每一個作戰單元、每一個作戰過程。
接警出動中,車輛駛離營區能夠自動匹配地理信息,作戰指揮中心實時監控車輛行駛路線,通過啟動與交警部門建立的“綠波帶”暢通工程,保證出警車輛快速到達災情位置。各級指揮員可以在系統作戰動態板塊中,實時查看全市正在進行的作戰起數,以及每一起戰斗的作戰規模、參與人數、現場車輛等情況。系統顯示的車載水位、泡沫液位、發動機運作狀態等數據,可以指導指揮員及時調整作戰力量,使作戰指揮更加科學、準確。
此外,部分消防部隊應用大數據提升單位消防安全自身管理水平,推動了單位主體責任的落實;依托大數據建設電子警營、研發“e政工”系統和被裝管理系統等,提升了隊伍管理教育效能;利用大數據提升消防安全公共服務水平,實現了“讓數據多跑路、群眾少跑腿”。
科技,蘊藏巨大潛能。擁抱大數據,各級官兵正敞開胸懷,用逢山開路、遇水搭橋的勇氣和決心,全力推進消防信息化建設;迎接新時代,消防部門正主動作為,運用大數據為消防工作“破局突圍”提供核心驅動力。
隨著消防信息化和大數據建設的廣泛應用,必將為消防工作插上“智慧翅膀”,推進消防事業飛速發展。
來源:中國消防網
相關資訊
- 運維牛智慧消防巡查管理服務平臺
- 物聯網電梯機房溫度監控系統
- 平安校園綜合管理平臺
- 物業集團消防安防物聯網服務平臺
- 你最操心物業管理痛點,現在有了解決方案!
- 智慧消防物聯網設計方案
- 智慧用電監控系統
- 智慧交通將讓停車場消失 大數據讓你每天少堵20分鐘
- 智慧城市給智能建筑勾勒出四大美好愿景
- 米立榮耀上榜2016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推薦品牌和中國十大新銳產品
- 未來的智慧建筑是什么樣?看看專家怎么說
- 市住建局組織智慧消防學習
- 所謂“智慧消防”面對疫情的三個機會!你能抓住嗎?
- 智慧消防,為文物古建筑保駕護航
- 智慧消防系統有哪幾個重要部分組成?
- 國家為什么提倡使用智慧消防系統?
- 智慧物業時代來臨 你支持所住社區引入智慧物業平臺嗎?
- 楊鏗:針對智慧物業專項扶持